电话:020-87353485

©2019 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  版权所有  粤ICP备14015188号

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南街1号  E-mail:gzyxycsy@126.com  电话:020-87353485  联系人:郭老师

信息园地  Information

>
>
>
“学非所愿”的根到底在哪儿?

信息详情

“学非所愿”的根到底在哪儿?

分类:
教育新闻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5/04/13
浏览量
     如果我们能让孩子们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,除去功利化的束缚,就能保护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。而有了明确的兴趣和爱好,学生在选专业时就不会无所适从。
 
  “专业不是你想转就能转”,日前有媒体以此为题,报道了部分大学生在转专业问题上遭遇的问题和困惑。学生为什么要转专业?问题显然多出在“学非所愿”。
 
  北京大学曾对24所在京高校部分师生发起调查,结果显示,1/3以上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,80%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填专业不是很了解。如果说“转专业”是亡羊补牢的弥补之策,那么根本问题在于:为何那么多学生“学非所愿”?
 
  笔者最近接到好几位朋友的电话,让对他们的孩子如何选专业提点建议。当笔者问及孩子的爱好、兴趣时,有家长这样回答“没什么爱好,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”。这种回答其实有一定的代表性,在笔者看来,比“学非所愿”更可怕的是“学无所爱”。如果学生不仅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,对其他专业也不感兴趣,这样即使转了专业也是徒劳。对于这些学生而言,不管选什么专业都是“学非所愿”。
 
由此,笔者认为,“学非所愿”虽然在高等教育阶段集中表现出来,但问题的病根主要出在基础教育阶段。现在的一些中小学生,掌握的知识多了,所学的课程多了,考试的分数高了,但对于人的生命成长极为宝贵的爱好和兴趣,却被消磨殆尽。
 
  我们会发现,幼儿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,兴趣广泛。但上了小学后,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,个人兴趣开始慢慢萎缩,不少学生上了中学后就基本上没什么兴趣了,因为他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应试上了。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的兴趣的衰减、转移也是一种常见现象,但好的教育会维持并强化人内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。但是,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违背人的成长规律、“重分轻人”,就有可能磨灭学生兴趣,透支学生未来。
 
  再好的食物,吃多了也会伤了胃口;再好的肥料,施多了也会毁了土壤。在一些学校和家长看来,学生知识学得越多越好、题目做得越多越好,但正是这种过度施肥式的教育,把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给磨没了,就像胃口吃坏了一样。
 
  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?”这句著名的“钱学森之问”,许多人都在试图破解,但有些人给出的解决之策却南辕北辙。比如,有人主张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要学奥数、做习题、背古诗,认为这是培养未来杰出人才的妙招。殊不知,正是这种违背规律的学习方式,耗尽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,这种超前、过度的教育方式,恰恰就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重要原因。
 
  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。如今的社会,不论男女,都怕入错行。选专业,实际上就是在选行业、选事业。专业没有高低贵贱,行业也没有等级之分,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兴趣、爱好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,就能在积极的投入中充分释放潜能,就能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做到优异。古今中外有卓越成就的人,莫不如此。
 
  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,应该是有血有肉的。如果我们能让孩子们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,除去功利化的束缚,就能保护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。而有了明确的兴趣和爱好,学生在选专业时就不会无所适从。在笔者看来,这才是解决“学非所愿”、“学无所爱”问题的“根”。(作者系本报记者)
 
  网友观点
 
  @刘德辉:造成高校部分学生“学非所愿”的原因,一定程度上并不在专业设置本身。
 
  有些问题出现在填报高考志愿时,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学校与专业上不能两全,退而采取先进入理想大学而放弃心仪专业的举措;一部分学生则将心思花在专业名称、“冷热”的盲目评判上,而不是从兴趣出发;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短期内难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方式,出现对未来、职业等方面的迷茫。
 
  @陈复兴:在中小学阶段,要引导学生投入选修课教育、闲暇教育、生涯规划教育。甚至可以像美国某些著名高中那样,搞“大学先修”课程,让学生对自己心仪的专业先有所了解。
 
  针对很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现实,可以像美国一些知名大学那样,给学生一学年左右的专业试学期,然后让学生自主确定专业。(苏令)